《新周刊》社长孙冕做客央视奋斗 忆杂志前世今生

thumb_2012050450049941

他,江湖人称老爷子,姓孙,名冕。他是谁?他是封新城口中那个爱做梦的人,是蒋方舟眼里的甩手掌柜,他酷似一名侠客,又像是现代版的周伯通。他不是别人,他正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时尚周刊杂志《新周刊》的创始人。今天,老爷子孙冕来到《奋斗》节目的现场,和主持人一起为大家讲述传说中放荡的人生和不羁的江湖。
    苦打苦拼出的《新周刊》
    《新周刊》的创办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最开始,老爷子跟暨南大学新闻系合作了一张报纸,名为《晨报》。但由于是省内刊号,而不是国家刊号,刚做出来的报纸就被迫停刊。停刊后,他不甘心,在一个出版局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侨联,合办了杂志《七天华讯》。结果《七天华讯》只办了七期,因为侨刊只能在国外发行,所以也没能逃过夭折的命运。这么看来,在国内办杂志是不太可能了。可是到这个时候,老爷子的编辑队伍已经组建起来,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他天天跑到省新闻出版局去磨,直到最后出版局的处长为他在局长面前说情,说孙冕这个人,没有别的爱好,他就喜欢办报办刊,就把《新周刊》给他办吧。就这样,几个主创者等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在8月18日,《新周刊》正式创刊。
    《新周刊》主创者实际上只有四个人,其中最核心的一位当属封新城。当时,老爷子孙冕将国外的《时代》和《生活》这两本杂志扔到封新城面前,让他将这两本杂志合二为一,捏出一个新的东西。而封新城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他的悟性,真的就创造出这么一本全新的杂志——《新周刊》。有了杂志的基本定位后,老爷子意识到,在当下这个读图盛行的时代,高质量高信息量的图片是决定杂志成败的关键。鉴于此,他不息花重金聘请傅沙和张海儿担任杂志的美术总监和首席摄影。(《奋斗》栏目官方网站www.cctvfendou.com )《新周刊》就在这几个具有眼光和魄力的人的手中诞生了。
    最新锐的杂志《新周刊》
    《新周刊》经历了15年的风风雨雨,老爷子说,这本杂志见证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假如说,你真的要读懂中国15年是怎么过来的,必读《新周刊》。《新周刊》有这么几个称号,它是观点供应商、话题策源地、时代命名者和中国“心”媒体。
每一期《新周刊》的题目或是观点,都有着极强的归纳性,像温度计一样精确地测量出这个社会的体温。在归纳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新的代名词,比如说“她世纪”、“飘一代”,还有“急之国”,这些都是《新周刊》的策划者们自创出的词。而这些词就像一根针一样,“啪”地刺到这个社会的某一个痛处。
    主持人说,这本杂志的成功在于人。确实,办《新周刊》的是一群怪人,他们不按常理出牌。作为《新周刊》的成员,他们享受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他们的工作环境是无拘无束、随性自在的。没有坐班制度,没有任何硬性的规定,这里需要的只有真才实学,是真正的唯才是用。《新周刊》的管理者实际上就没有管理,如果非要说的话,那是用心在管理。正是大家用心、用自己的激情在工作,才打造出这个中国的“心”媒体。杂志也好,其他的公司也罢,最后成功的肯定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体。而《新周刊》这个团体,就像一个大家庭,无论是广州总部,还是在杂志的北京分社,所有《新周刊》杂志社的人,都用“家”来形容杂志社。(《奋斗》栏目官方网站www.cctvfendou.com )编辑张凌凌说她初到《新周刊》时,听到封新城给张海儿说了一句话,他说:村里来新人了。就这一句话,让她顿时觉得这里就是一个家。
    做梦的人携手做事的人
    《新周刊》之父确切的说是两个人,一个是做梦的孙冕,另一个是做事的封新城。封新城现在回忆起自己刚进杂志的时候,说是老爷子骗他来的。那会,封新城是杂志的主心骨,却只拿三千块钱一个月,他才知道,其实老爷子是囊中羞涩了。但是,封新城看出老爷子是性情中人,办事义气,值得自己放心跟着他干。老爷子为他搭建了一个舞台,接下来就是放手让他去表演。
杂志逐渐步入正轨之后,

本站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https://www.cctvdreams.com/94.html
梦工坊青年人才发展中心保留文章版权、解释权以及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