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连载十九篇学生写给传媒梦工坊的信

人生的际遇中,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转角,命运将会带谁走进你的世界。而我一直以为,生命可以独自起舞;孰不知,一起寻着梦想,望向远方的日子竟是如此精彩。

【第一篇】2013报名梦工坊的学生:梦想再次起航

吉林大学 郭亚男 写于2013年09月09日

一直在想如何开始,才能表达我对梦工坊的热爱与尊敬。

到最后,我没有走进梦工坊。我不是百余人之一,脑海里没有与大家一起为梦想“抱团取暖”回忆的情景。可也正因如此,与梦工坊有着适当的距离,让我对梦工坊多了份期待、好奇与渴望。这种情感鼓励我向梦想靠近。

没有很好的家庭环境,相貌平平,没有过人的特长,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生,第一次看到梦工坊的活动时,必定是胆怯的。犹豫了很久,最后抱着锻炼自己的态度报名了。

在没有遇到梦工坊,没有遇到宝强老师之前,我的大学生活很平淡,没有跌宕起伏,每天上课、学习、无聊,等待毕业。写到这里,心里有点难过,“等待毕业”,原来我一直是这样的状态。没有独立的思想,缺乏理解力和判断力。这种状态,在我见到宝强老师后,决定改变。以前我只会看杂志,几乎从不翻阅蕴含哲理的书籍。我需要读书!多读书!并且要读好书!我认为要改变现在的自己,首先从读书做起。开始,我买了一本《书都不会读,还要想成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本书的的内容教会我如何正确读书,读书真的会改变一个人。后来,我又陆续看了《活着》等书籍。慢慢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我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高度决定视野”,“关于梦的答案,一直在自己手上,只能自己让自己发光”–这是梦工坊经典话语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以前,我总害怕自己不够优秀,做不好而放弃了很多让自己成长的机会。现在,我不会再让自己错失机会了。暑假,我成为了阿里旺旺“天天正能量”公益项目的见证者,服务于公益活动。曾经不止一次接受别人的帮助,所以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我的力量很小,可能对别人来说微乎其微,但我很快乐。
说这些,我想告诉大家,因为梦工坊,我不想再“等待毕业”。毕业时,我想让所有人看到等待绽放或者已经绽放的我。听从北京回来的五期学员对我说,他感觉像做了一场梦,我也在做梦,梦里有宝强老师对我的鼓励与肯定;有老师们的亲切笑脸;有我走近梦工坊后的欣喜若狂……太多太多我渴望的美好。梦工坊,梦想起航的地方。我最想说的是感谢,感谢您让我结识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战友;感谢您加快我成长的速度;感谢您让我再次对梦想执着。

明年,我还会来参加梦工坊,还想再见到宝强老师。当然,那时候的我会成长许多。

【第二篇】香港理工大学王锴轩:亲爱的梦工坊 我想对你说

隔了快一个月才动笔写梦工坊,有两个矫情的原因,一个是我想看看它到底有多难忘,一个是我相信,好的东西,要沉淀,要慢慢来。
——题记

带着梦可以走多远?一天?十天?一年?十年?我不知道,这也是梦工坊抛给我的第一个命题。

我一直笑自己是不务正业的会计生,看闲书写闲字;到处去打辩论,为一个辩题可以刷好几天的夜;捣鼓过失败了的NGO;也曾翘过课在MAD论坛上热血沸腾;出于偶然现在又开始跟朋友们做Awakening……瞎折腾也没整出啥,有时也告诉自己要收心,背背单词刷刷学分,报几个商业社团专业workshop,做些“会计”本分的事。但是又不甘心。问自己为什么?“为了梦想”似乎可以作为一个高端大气的理由。但梦想到底是什么?这又是个尴尬的问题。大一一年,我基本属于伪理想主义者,想拿最佳辩手,想做社团领袖,想创业想出国,想进投行想进500强,各种各样的“想”,又因为缺少方向而力不从心。梦工坊主页上,那句最初的梦想,你还好吗,问得我一愣一愣的,索性就报了名,知道被录取了,就背个包转大巴转火车转地铁,从福建的小县城来到北京的梦工坊。

我是不爱做规划的人,做很多事都是凭着误打误撞的尝试心态。许是老天偏爱笨小孩,误打误撞地,竟让我过了面试,进了七组,遇见了那么多男神女神,认识了那么多的导师,有了十天的梦工坊。

第一天没课,我们到机场拍微电影,一路NG无数,没吃早饭也忘了午餐。我们一帮人却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怒high。木心说,把吃苦当作乐的时间是青春。我们做得更彻底,我们是把自讨苦吃当作一场狂欢,而这,正好是梦工坊的第一天。在接下来十天,我们十三个人,每天听七八个小时的讲座,设计了一个新节目,拍了部微电影,做了份商业计划,还有最后一天的星光晚会,还有我们的组长之歌,小卓改的young for you,还有很多很多有爱的自拍,还有海底捞和看升旗的那个通宵……那么多可爱的事儿让我们在十天里做成了,若琳说要以后要把梦工坊讲给她的孩子听。我相信那一定是极好的故事。

梦工坊有张海报,上面写,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十天,我自信对得起自己:每天睡五小时,脑子里就想着好好听课好好比赛好好交朋友好好玩好好珍惜,这应该也算种“奋斗”吧—-对了,梦工坊的主办方是央视的奋斗栏目组,这个组合真是再恰当不过。这十天,我的求知欲也是从未有过地兴奋。不管是韩秀云老师讲的中国经济,还是夏华和杨晖老师分享的创业故事,又或者是克勤老师带病站着给我们讲了六七小时的当下中国,几十个导师,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在这个平台上,用一种极其用心,平和与敞开的方式与我们“后生”们沟通。一场场的思想撞击中,我只能以一种受宠若惊的心态去记笔记,希望能记住他们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次传达。韩秀云老师说“孩子们,不要抱怨上天给你太多坎坷,没有它们,你哪有那么多故事。”杨晖老师说,“所谓奋斗,有时就是傻傻地坚持着,看看自己有多能干。”石述思老师说“在没有光明的时候,黑夜本身就是一盏灯”。很多时候,就是那么几句话,就让你有一种莫名地释然和感动。导师之外,周围的朋友也总有让我惊叹的故事。比如走遍大半世界,即将去央视新闻频道实习的蔡韵姐,比如理工类专业却做了全国记者联盟主席,在世界五百强做过实习,创业ing的高欣班长,还有人把公益做到了国外,还有人在校创业风生水起。他们的经历像一扇扇窗子,让我看到了世界是这么大,有这么多种打开。欣然说,这十天让她发现还有那么多事可以做,最重要的真的是要好好活着。我还想补一句,就是活着好好,有那么多可以去看可以去听可以去尝试可以去践行。虽然我还是没有想清楚,那个最初的梦想到底在哪里,但就像和晶老师说的,“不要跟着人群去热闹,去被理想烧晕,我们的才能和认知是需要去沉淀的”,我现在要做的,就应该是沉淀,多读书,学好英语,用心交流,学会表达,去感受香港的双文化和商业氛围,就像我们在Awakening上写的“生活、思考、感悟、行动”,让每天都像在梦工坊一样充沛。宝强哥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走出梦工坊,我要做的,就是给梦想一点时间,给奋斗一个理由。

以梦为马,奋斗开路。当然,就像杨晖老师边创业边读研的“双城生活”,就像加藤嘉一刚到中国时的迷茫无助,奋斗没有轻松随意,有的,是孤独中的孤独,现实中的现实,有无数的夜要熬,无数的心要纠,无数的选择要艰难放弃,奋斗说到底,就是把自己往死里逼的勇气,加上把自己从泥潭拔起来的力量。但我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就像我们在梦工坊十天就能完成那么多的事,只要“傻傻”地开心地坚韧下去,我们终将能看到自己有多能干;我相信不管是个人还是梦工坊,带着奋斗一届一届地做下去,一定会成为奇迹。

进一万步说,奋斗是我们从现实里突围的决绝力量,退一万步说,它是我们回忆里最厚重的珍藏。

星光晚会上,我们唱的是gala 的young for you ,从北京回去的火车上,我很巧地听到gala 的另一首歌,追梦赤子心,歌里说,也许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我将会去证明,用我的一生。我一边听一边翻着这十天的笔记本上,写下这么一句:

“2013年,北京,十天一梦,一些东西反而更加清晰,比如青春,比如奋斗,比如成长,比如梦。

最初的梦,祝夏祺。”

【第三篇】梦工坊学生李子微写于斯里兰卡

宝强老师:

您好!展信佳!

此时此刻,我在被称为“印度洋之泪”的斯里兰卡,服务于Green Lion志愿者组织,还有几天便完成了这次义工之行,这段为期并不长的时间里,我在残障人士孤儿院里陪伴重度行为障碍的孩子或老人,用手喂饭,为他们清理排泄物,这是一段异常单纯快乐的日子,每天走在印度洋咸湿的空气里,伴着阳光,和一群单纯的人生活在一起,常常会有一些瞬间,觉得自己一双手就改变了一些人的世界,让我觉得我慢慢在朝那个方向走,尝试走到不同的地方,生活着不同的生活,感知不同的人生。今天在您的朋友圈里看到了梦工坊全球启动仪式的视频,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因此想写下一封信给您,也给这一年的我自己。

去年的这个时候,也许您并不知道,我过得很艰辛和失望,因为家里的强烈反对,我规划已久的非洲志愿之行不得已流产,同时与父母之间关于未来规划的安排吵得天翻地覆,对于出身于一个金融行业家庭并且大学专业也为金融的人来说,一颗新闻梦一直在心里翻腾但又如此难以触碰,那段时间我异常的挣扎和折磨,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没脸没皮的认为,自己所努力的一切都是为新闻而准备的,努力走出舒适圈体验不同的经历,在整个高中每天坚持记录新闻评论和整理报道,大学里去广播站,去电台,参加模联和辩论以增加表达能力,我以为自己已经做了足够多可以去闯荡新闻圈的准备,那么自信却又能因一句的现实打击变得自卑。可以说,那是一段很灰暗的日子,我好像钻进了一个深井,常常在夜晚痛哭,用很消极的方式应对所有对我的建议和意见,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懦夫,弱小的一点点崎岖就能把我打击的体无完肤。

而就在那个时候,很幸运的,通过闻真,知道了梦工坊,记得大概是五月份的时候,坐着轻轨去吉大面试,我特别清楚的知道,那天我面试的表现很一般,结束后我对自己很失望,觉得一个立志做记者的人却连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这件事都困难,我已经做好了来年再来参加面试的打算,后来,您跟我说,是我的一次次电话让您感受到了我的诚意,这让我既开心又深感自身力量的不足,不瞒您说,我也想过好多次,我没有用自己的实力赢得这次机会,这一次的机会真的适合我吗?但最终,我还是决定珍惜这次机会,我一直认为这是2013年我做的最对的选择,在梦工坊的十一天,我看到听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的室友全部是来自顶尖的名校,从最开始觉得自己如此渺小到比赛的时候一起熬夜不分你我,累到不行还会在夜晚围坐在一起畅聊过去和未来,我从未遇过这样真正大智慧的导师,一言半语解释了我长久的困惑与不安,王克勤老师的讲述,在黑暗中艰难的追寻光明,却更坚定了我去照亮黑暗的决心,我感谢梦工坊,不止是因为她让我拥有了很多可能性和机会,而是她在某一个层面上,告诉我,我所追求的东西是值得的,是真的有可能去改变一些不合理的东西,帮助许多人的,而在此之前,我一直是疑惑的,这种疑惑来自于对大环境的不确定以及对自己力量的质疑,但现在,我很确定自己的方向,不敢说,我能像前辈一样做到牺牲自我,但至少我会去尽全力做到最多。

记得结束之后,我给您发了一个语音,问您,如果我也想去央视新闻评论部,我该具备哪些条件,那个时候的我,是如此的渴望能真真实实的接触到最核心的新闻世界,您跟我说,这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我一直记在心里,这一年,我担任了全国财经类高校模拟联合国大会的主媒体中心主席,从头至尾感受了媒体工作者对细节的要求对工作的专注,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最高等级的模联会议中国模联的会议指导,和众多媒体专业的工作人员完成了整个会议的新闻推动工作,之后,我加入了中国并购团队,从事新媒体的推广与研究,发布最新的并购咨询与案例,现在,我在斯里兰卡的康提,做着最满足的事情,我想说,从梦工坊结束后的这大半年,我没有虚度,虽然此时的我能看到更多的方式去接近我的梦想,但我也始终没有忘记,那段时间,我对于新闻领域近乎偏执的执着与渴望,也始终记得你希望我们去做的事,永远不辜负自己的初心,永远为自己而活,并将为此一直奋斗。

年三十我给您的拜年短信中说,只要梦工坊有需要我的地方,虽然我力量微薄,但我一定尽全力去做,这句话我此刻依然想说,我衷心的希望,梦工坊能走进更多有新闻理想的学子的生命中,去改变他们,就像,她改变了我一样。

最后,感谢您,感谢您缔造了梦工坊,希望以后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能有机会向您汇报一下我的经历,也希望您不要太累,不要太辛苦,注意自己的身体,因为您是梦工坊的灵魂导师,也是我们心里的依靠^.^!

祝第六届梦工坊一切顺利,超越以往!

学生 子微
于斯里兰卡
2014/2/19

【第四篇】中央民族大学徐欣然: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我是徐欣然,宝强哥近来可好?

离开梦工坊已经五个月了,这期间我经历了很多,其实这封信一直想写,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写成,今天终于有机会坐在这里安静的写一封早该写出的信。

今天汪清回到美国了,又开始了她新的一个学期,而我和她有一个约定,八个月之后我会在洛杉矶出现和她一起走遍洛杉矶。不得不说,感谢梦工坊让我收获了这么多真挚的朋友。2014新年,我们要好的八个人一起在微信上跨年,互相寄明信片,互相鼓励,这是梦工坊给我的机会,我才有幸认识到这么多知己,虽然我们只在一起度过了十天,我却可以说,这是一生的友谊。

先来说说我这五个月在忙什么吧。在梦工坊,我又站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高度上,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他们的经历激励着我。在开学初,我获得了学校2+2项目的宝贵名额,今年八月份就要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读取双学位,最近一直在忙着语言考试和期末考试的事情。还记得曹阳,我真的很佩服他,他是我的榜样之一,所以开学之后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商业之旅,和厦门大学的海流瓶工作室取得联系后,我创立了民大海流瓶工作室,在大二上学期基本实现了经济的独立。之后通过梦工坊认识的一些朋友,拍摄了一些广告也增加了自己的经验和收入。并且通过很多致力于慈善事业的朋友的启发,我这个学期与北京某残障儿童艺术康复中心达成合作,作为高校负责人主要负责志愿者的工作。是梦工坊教给了我一个道理:做自己。所以这个学期我退出了所有自己曾经为了某些原因加入的组织,我拥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有了更多的勇气去做自己。

我认为梦工坊不仅仅是一个为期十天的学习而已,它真的对我的整个人生产生了影响。人脉和经验有时候比很多我们平时很看重的东西更重要的软件。第五届梦工坊的学员们,真的都很棒。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真的很神奇,梦工坊无疑是一个平台,让我们这些有梦想、敢拼搏的人走到了一起。在我生活的环境中,很少能一次性和这么多优秀的人碰撞思想的火花,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此时。现在的自己从未感到过孤单,哪怕一个人在深夜下自习走在冷清的街道上,一个人奔波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但是我知道我不孤单,福建上海浙江大连山西湖南美国英国德国香港,我的朋友遍天下,而且我们之间的友谊真挚且富有正能量。每次我想要放弃的时候都是他们鼓励我,我才有勇气继续向前走。

作为一个第五届学院的特殊学员,在那十天里,我一直不知道该给自己如何定位,我很感谢当时第七组的组员们,很快的接纳了我。直到今天,我都在问自己,有没有让当初那个接纳我的宝强哥失望。您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象征性符号,您在开幕仪式上说的那句“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游戏规则”我一直记在笔记本上,您在电话里和我说的每一句话我也都还记得。虽然在录取过程中并不顺利,但我觉得通过那一次我也成长了很多很多,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那些感觉我没有办法一下子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现在的我更能够以一种平淡的心情来接受成功和失败。

今天我人生中第一次坐到了谈判桌上,因为涉及一些商业机密我不能说出这次谈判的内容,但是当我以一个19岁女孩的身份面对着一个32岁的全球性北方地区负责经理时,我觉得我没有退缩。这种大胆、执着也是我在梦工坊学到的,是那些小伙伴们用行动交给我执着和勇敢的含义。所以今天我为自己获得了一万六千元,这些钱足够我八月份的机票去洛杉矶。下面我还需要面对一些考试,但是那些又算什么呢。人生果然是这样,一步一步,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效果,但是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差点忘记了,还有读书这个习惯。热爱阅读,这几乎是每一个梦工坊人的特点。最近我把伙伴们推荐的书看了许多,在阅读了这些书籍之后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进步,因为这一点,我也获得了很多学习、工作的机会。阅读,是人的财富,现在我们这些关系亲近的人还会彼此寄书,在我的生活中,阅读已经成了重要的一部分。

我是一个性格有些奇怪的人,半年前当时的我并没有很大的资本成为梦工坊优秀的一员,我很感激梦工坊最终接纳了我,才让我在这半年有如此的成长,收获如此的友谊。我希望自己不仅做一个注重情商的人,在过去的日子里,我经历过挫折,经历过人生的重生,我希望在今后自己还能继续向前,因为我会记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和我一样为了梦想而活着的人。经常有人说我想法乖张,我只是敢想敢做,我只是想要坚持自我,我只是想要活的不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命,我的生命不应该是沉默的,我不愿意无声无息步入黑夜。现在的自己可能更懂得沟通更懂得沉寂,懂得出拳之前先要把手缩回来。现在的我不再把名誉金钱当做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我更关注的是一个人是否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看到第六届梦工坊要开始了,那个时候我估计已经在大洋彼岸了,不管在未来那个异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昂起头迎接它!谢谢宝强哥,我相信这也许就是人生。希望宝强哥也能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一直在关注梦工坊的动态,包括今年与外交部的合作、新加入的导师等等。成长是在一瞬间,梦工坊的确是我的一个转折点,让我看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希望每一个梦工坊人都能成为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好了,夜深了,我还要去继续复习英语,祝你我、大家,在未来的人生路上都好运。

【第五篇】武汉大学乐圣洁:亲爱的梦工坊 我想对你说

还记得当初报名参加梦工坊时焦急等待结果的心情,现在从北京回来也有一个多星期了。回想这个如此疯狂堪比高三的酷热暑假,有些意犹未尽。十天下来的高密度学习和比赛让我这个刚从国外飞国内,有从南方到北方的90后有些力不从心,开始的第一天便沦陷了。可是之后还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完成,全组人都是晚睡早起,我的例外便是偶尔在组员们热火朝天的讨论声中在梦里跟他们继续奋战。我知道,我们有无限的梦想,我也知道,我们攒着有限的时间。对此我也一直很愧疚。白天听着老师们的课然后在和伙伴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我以为我了解其实却并不怎么熟知的世界。在来来回回中发现在自己的积淀圆圆不发应付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其实学习的渠道有很多。比如拍微摄电影。活动结束后我最想知道的就是我们组的微电影成绩如何。我是这次的摄影师,在缺少专业人员的窘境下我这个业余也玩起了电影。我的处女作青涩稚嫩还有点不合逻辑,但是我无法忘记一个镜头拍十几次的决心,凌晨还在马路上取景的三人,最后连喊咔都略显无力的我们。我们没有专业的器材,但不缺专业的心,我们虽没有衔接连贯的剧情但是我们有唯美的摄影和创意。当然遗憾也是常态。十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怀念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那股一帮人做成一件事的劲儿,还有这个即将远去却依然可以复制的北京之夏。

【第六篇】南京农业大学张一丹: 致我们一同“奋斗”的梦工坊

我想对自己说:“珍惜你遇到的每个贵人。”我想对你说:“谢谢关心我的你对我青涩的包容。”我想对梦想说:“因为有你,世界便不在黑暗。”离开梦工坊快半个月了,一直想写点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那一句句我好喜欢的“至理名言”让我和导师们一直都“在一起”。满心的感动,收获的快乐,思念的悲伤,谨以此文,致我们一同“奋斗”的梦工坊。

我不会忘记参加主持人大赛时认识张妍学姐的缘分,是她告诉我“传媒梦工坊”这个激起我心底最初的梦的地方。我不会忘记在南京潮湿闷热的天气里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从浦口到卫岗参加面试的满足肯定。我不会忘记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早上,从睡眼惺忪到像打了鸡血般激动,刻在心中的笑容烙印,飞到北京的心…

带着许多许多的“不会忘记”,带着许多许多的期待,展望与兴奋,七月,北京,我来了!

A403、405、406,古灵精怪的思岐,温柔学术的笑楚,妩媚风华的尔丹,随性卖萌的为为,指挥贴心的大组长雪宝,霸气有才的冠言,萝莉认真的佳佳,卓越大方的秋韵,可爱动人的天怡,雷厉风行的大班长高小欣,搞怪海龟的子皓,高超人气的杜大神,还有我,这个初出茅庐,怀揣梦想的大一内蒙古女孩,我们无双二组的这一群人,10天,各种有爱,各种熬夜,各种犯困,各种感动,各种奋斗,各种舍不得…

我总在想~忙碌的上课,偶尔的犯困,每晚高谈阔论的开会讨论,食堂的聚餐,小食堂的解馋,超市里拥挤争买的“八喜”,课堂上单反相机的快门声……那无数个周而复始的镜头,能否停留在那些一瞬一瞬,能否回去的,那些曾经…

感谢每位导师的讲授与付出。看,胜春老师羞涩的带着帽子走上讲台为我们讲述大众传媒行业的三大黄金宝典,教我们怎样做一名“接地气”“受人欢迎”的主持人。再看,电视荧幕上发言的王旭明老师走了出来,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与视频让我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做一个有思想,敢创新的“精神贵族”。哇塞,刘洋老师一身“沙滩”装新潮潇洒的站在我们中间,讲述他充实、令人惊叹的雕塑家电视人生涯。不行了,眼泪流了,王克勤老师七个多小时的倾囊相授,和我们分享了他惊心动魄和智慧的报道历险记,这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啊,将性命都交给了媒体正义。王阳老师,别急着走,教我们讲故事的您也听我讲讲故事吧,我在努力的听花开的声音,记录生活的美好…妙趣横生讲经济的韩秀云老师,奋斗却从“不忘初心”的电视女强人杨晖老师,和蔼大爱、变魔术并唱歌的陈光标先生,好像我妈妈的睿智阳光的夏华老师…10天,优秀的导师们真的是让我们消化不了,有好几次我躺在床上,望着屋里劳累到熟睡的小伙伴们,总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魂牵梦萦时,一转身,一回头,望着传媒大学MBA学院的匾幅,对着天空喊: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在梦里,我坚定了自己走下去的梦想和目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感谢这儿的所有人,所有物,认识你们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最快乐的分享,记得竞选导演那晚是我的生日,这是我第一次没和父母一起过却从不遗憾的完美生日,教室中100多位亲们一同为我唱生日快乐歌,那一刻,满满的,全是爱与感动。记得为了比赛我们通宵,为了晚会我们通宵一整夜,排舞蹈,练歌曲,将“二组标签”的原创歌曲《人生如梦》精彩展现。记得宝强哥和工作人员们一日一日,一夜一夜的辛苦付出与帮助教导,没有你们就谈不上梦工坊,更谈不上我们,是你们和导师用泪水,汗水精心构筑起梦工坊,编织起了我们的“传媒梦”,我们知道,再多的感谢用语言表达也生涩了,但是,星光晚会上的“非诚勿扰”我们所有人都为你留灯,大恩不言谢,宝强哥,你知道我们有多爱你吗?

回家了,我努力的了解关注“大爱清尘”,找寻南京与内蒙古的“小动物保护协会”,我不落下一期《本周》、《开讲啦》…整理导师们所讲的课堂笔记,阅读导师们的书籍,晚上躺下来也会听听课堂录音,会看我们的小组会议录像,会上群里分享照片与PPT…我知道,梦工坊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规划新的人生故事,给天涯海角的小伙伴们最给力的支持。我知道,回来的每一天,我在努力,我听得到自己的心声,我在为回忆喝彩,为梦想奋斗!

请将此刻牢牢记住,只为此刻之后,一转身,你我便将形同陌路,悲莫悲兮生别离,而在他年,在无法预知的重逢里,我愿见你如今夜般美丽。

壬辰仲夏,致传媒爱人。

【第七篇】上海大学熊静蕾:亲爱的梦工坊 我想对你说

今天已经是8月14日了,距离活动结束过去了13天。有些画面开始渐渐地在脑海里变得模糊,但当我闭上双眼还是能有许多难忘的感受在心里激起阵阵涟漪,那种思想的碰撞和强有力的冲击是大学四年里都不曾有过的。我真的很珍惜,也很怀念这样的一次经历。我甚至认为,因为这样的一次经历,让我的世界变得立体起来。我们常常因为自身专业的局限,可能当你越往上学习,越会觉得自己的世界在变窄,就像是走进一个窄巷子,巷子愈久弥深,但可以观察到东西似乎越来越局限。我站在自己专业的点上,以一定尺度的半径画了一个圈,在这个圈辐射的范围内进行着自己每日的生活。因为这次活动,你会接触到来自全球各高校不同专业的优秀小伙伴们,他们的圈和你的交织在一块。而他们的这些点连起来,将这个球体又拉成了一个面,让你看见了一个广袤的平原。他们的一些提问能和导师的回答同样精彩,他们的追问和老师的评论可以激发你去思考过去从未想到过的东西,这也许可以被称之为启发。彼此的气场在互相影响。你也可以看到比你优秀的其实在比你更努力地学习着。我很感谢能有这样一次体味,让我这个非传媒专业的学生去尝试,挖掘自己身上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我也非常感谢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去近距离的感受传媒领域背后的故事,了解在这个世界里的规则,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让它们为之所用。

【第八篇】法国波城大学戴薇梦回北京,梦回传媒,梦回那一季的我们

人生的际遇中,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转角,命运将会带谁走进你的世界。而我一直以为,生命可以独自起舞;孰不知,一起寻着梦想,望向远方的日子竟是如此精彩。

请原谅,原谅我直到今天才拿起笔,书写心中的思绪与感怀。我无法抑制,抑制那些蔓延在心中的情感,点点滴滴,汇聚成每晚的思念,洒落在你们每个人的梦境里。我不知,不知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在某个星空烂漫,流星摇曳的夜晚,梦回北京,梦回传媒,梦回那一季的我们……

【梦*北京*那些关于初识的故事】

说不清是我发现了你们的世界,还是你们走进了我的生命;说不清是生活的偶然,还是命运的必然,总之,在即将告别学生生涯的这个春夏之交,在“梦工坊”出现的那一天那一刻,注定着,我将彻底地和我那单调而乏味的国内宅生活挥手作别。

对于“梦工坊”,最初的认识简单而平淡,朴实的仿似一杯开水,安静的睡在那里:一页简简单单的报名表格,一个大方简约的官方网站,一群海阔天空的追梦少年,构筑了我全部的认知,承载了我所有的遐想。我会看,会听,会思考;会猜,会想,会感叹—-那段等待面试的日子里,我有过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概叹,有过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怀,更有过流年似水韶华易逝而自己一无所成的惋惜—-静静的在群里,看着大家的焦急等待,听着大家的侃侃而谈,感悟着每个人每一段关于传媒的梦想,闵思着那些关于未来、关于美好的蓝图。这便是你最初的容颜。

记不清是怎样的一个午后,大地尚未炙热,知了还未欢鸣—-就是那样一个静静的午后,手机嗡嗡的震动声惊醒了慵懒蜷缩在沙发上的我。010,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区号立即让我变得睡意全无,而我默默地看着它,直到号码变成未接。当时的我全然不知这样的决定是不是会让我与你们擦肩而过,只记得脑海中闪过的那句话:必须在保持高度清醒的状态下才能接来自北京的电话。当我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状态,拨回电话的时候,迎接我的竟是那样温柔好听具有磁性的声音,我不得不承认,那个午后,这个让我难忘的声音构成了那时我对“梦工坊”全部的感性认知—-那一杯清澈平静的开水,从那一刻起,渐渐地开始沁人心脾。

我不曾紧张过我的电话面试,就如同我从容的写完两道笔试题一般,我想展现的只是一个最真实的自我。我并未急切的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佼佼者,可以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成为那万里挑一的一位,没有缘由,就如同初识的“梦工坊”,带给我的永远是平静和洒脱,看到她,我的内心里永远是踏实、平和以及宁静。不知为何,于我而言,“宁静致远”这四个字似乎更适合她的气质—-那样美好,那样安静—-就在那里,不近不远……

【梦*传媒*那些一起奔跑的日子】

传媒,这两个字,在别人看来或许和我怎么也搭不上关系吧:一个学语言的小姑娘,没有美丽的外表做硬件,也没有强大的专业做软件,但是,我知道,内心里那些年、那些关乎于成长过程中的传媒梦想始终都在—-不论是在镁光灯下的激情洋溢,还是战火纷飞中的荡气回肠;不论是演播室里的慷慨激昂,还是直播间内的畅谈天下—-或许正是它们,带领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奔跑,无论何时,无论何方。于是乎,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夏天,我怀抱着满心的悸动,带着这小小的梦想再次起航。

我的生活突然变得丰富起来:录取群里人才济济,每个人每一句关于传媒的话语于我而言都是新鲜的;人人相册里强者云集,每张笑脸每段故事在我看来都是传奇的—-我前所未有的感觉到自己离传媒离梦想这样的近,触手可及;却也不断地告诫自己,要不停的努力奔跑,去赶追那些一起为梦想飞翔的伙伴。而在这奔跑的日子里,对于“梦工坊”一切美好的遐想,都伴随着那个小小的行动而无限延伸—-五周年特别筹划小组在这样一个夜晚悄然走来。我们藏着心中的美好与激情,带着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情怀,为从未谋面的“梦工坊”编织着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特殊的见面礼。

每晚十点的集合,都是灵感碰撞的起点。从最初设计特别版网站的专题栏目,到中期讨论每个栏目都是什么形式,再到最后敲定每个栏目的中英文名字,这些看似简单的过程却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整整十个晚上—-我们争吵过也彷徨过,我们抓住每一个细节不愿放过—-时间总是在各种各样的灵感之中流逝,熬夜到一两点竟然变成我们最快乐的享受。有时,看着大家因为某一个环节进入僵局:不愿说话,推翻彼此的设想,却又倔强的带着倦意坚持着,那种感动,触碰着我的心弦。我们,六个曾未谋面的追梦人,在这个夏天,在牵手“梦工坊”之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聚着自己的力量,努力的一起奔跑着……在我们将整个策划完整制作出来的那晚,欣喜之余竟然充满着淡淡的忧伤,绵绵的一句“所以今晚就是我们筹备组解散的日子么”那么重那么痛的撞击在我的心头,那一刻我突然无比怀念每晚十点准时出现在QQ上的绵绵,怀念默默充当会议主持人的阿黄,怀念建设性意见不断的阳阳,怀念再忙也会坚持到每晚最后的文卿,怀念在火车上也要举爪投票的叶子,怀念我们六个人一起熬夜讨论的每一段时光。在这里,我收获了你们,收获了我最亲爱的“大神龙小夜猫俱乐部”—-这就是那些关于我们,关于梦想,关于和“梦工坊”一起奔跑的日子……

【梦*我们*那些挥之不去的印象】

你们是否还会记得,从何时起自己的QQ群里面多了那样一个特别的分组;你们是否还会记得,从何时起自己的微信组里多了那样一个活跃的分队;你们是否还会记得,从何时起那十几个小伙伴们悄悄地走进自己的生活,改变了你那么多那么多……我想,十个组,每个组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还有那些专属于你们的故事。

一直以为,生活就是一场美丽的际遇,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谁。而这个盛夏,我遇到的,却是永远挥之不去的印象,永远陪伴着我前进的你们。虽然最后的最后,我们并没有如愿以偿的捧得三大赛的奖杯,但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未尝不是上天对我们最好的眷顾—-还记得自己认真撰写创业计划书和微电影脚本的容颜么;还记得自己背起相机走访大街小巷拍摄素材的光景么;还记得自己课上眉头紧锁认真笔记的神情么;还记得微信里你一言我一语民主投票的样子么;还记得整夜整夜不睡只为尽力做到完美的日子么;还记得每天全组浩浩荡荡坐在食堂吃早餐的场景么……闭上双眼,太多太多的情景,如同电影放映一般,一段段,一幕幕,向我涌来:大师兄的独来独往,二师兄的风采主持,馨馨的温婉朗诵,莹莹的完美场控,心玥的高超PPt,芳庭的灯下独舞,静宜的剪片绝技,绵绵的理性沉着,雨竹的深刻思想,艺翀的奇思妙想,晨露的美丽优秀,当然,还有我们辅导员益羽的可爱睿智—-我们三组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汇聚成在我看来最温馨的故事—-怎么会忘记为小组介绍出场登台编排队型的样子;怎会忘记益羽抱着13份八喜笑容满面的跑来我们寝室的样子;怎么会忘记一群人围坐在一盒全家桶周围在深夜吃的不亦乐乎的样子;怎么会忘记大家聚在一起为新节目争论不休的样子;怎么会忘记深夜在校园的路灯下为微电影奋斗拍摄的样子;怎么会忘记为了《时间煮雨》排练歌曲的样子;怎么会忘记星光晚会上洒下的一行行泪水;怎么会忘记最后一顿海底捞的散伙饭;怎么会忘记后海的天台酒吧和KTV疯狂而悲伤的我们…

十天,于我而言,是那么的短却又那么的长:短暂到还来不及碰触就要戛然而止,长久到要用一生的时光来回味……

【梦*这个夏天*那些生命里的邂逅】

– —致那些在讲台上挥洒辛勤,播撒智慧,对话灵魂的导师们

我知道,你们披着北京第一抹晨光起床,你们舍弃午休甚至午餐时间,你们在讲台上站到夜晚,你们从海外日夜兼程,只为那一百多个渴求知识的少年,那一百多颗在梦想道路上永不言弃的心。在“梦工坊”的这个夏天,你们是我生命里的主角,旋转,绽放……

胜春老师平实而略带风趣的语言,让我第一次直接而感性的接触到大众传媒表达的技巧与重要性;王旭明老师带有批判性的“精神贵族”理论,让我再次引发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考;刘洋老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万人谈”的人生理念,让我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洞悉成长;和晶老师对“自我剖析”的高度重视,让我学会以谦卑的姿态面对自己的每一步前行;俞敏洪老师“从容一生的选择”,让我明白个人魅力的形成需要长久的培养与沉淀;韩秀云老师深入浅出的宏观经济学,让我对本就热爱的经济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解读;王克勤老师“带着真相与时间赛跑”的精神,让我读懂了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新闻人所拥有的最高素养;陈光标老师身体力行,亲善亲为的奔走于各种公益事业,让我看到了一个成功企业家那种源于内心的对社会的回馈;王阳老师那句“从来不拒绝别人是我人生最大的成功”,让我领悟到用全部的情感来谱写每一段故事的感动;加藤嘉一老师的“三大感受,八大建议”,让我看到一位日本同龄人对我们的期许和真诚;周志兴老师对媒体人情怀、本领、责任担当的诠释,让我明白什么叫带着“不幻想,不放弃,不绝望”的心态行走;杨晖老师“从棋子到棋手”的传媒历程,让我努力想要拥有做人要柔情似水,做事要豪情万丈的气度;何力老师对中国媒体行业发展走势的深度剖析,让我学会必须以一颗平和低调的心面对初入社会的一切困难;石述思老师对当下时局的分析以及那句“在没有光明的日子里,黑暗也是一盏灯”,让我更加坚信“我看见了,我到达了,我征服了”的勇气与豪情;夏华老师的“三种智慧,三种心态,三种能力”,让我看到了“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的”动容与幸福;保育钧老师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未来前行路上的方向—-17位导师的思想盛宴,17为导师的精神饕餮,汇聚成这个盛夏“梦工坊”最豪华的记忆.

—-致那些默默无闻,为“梦工坊”成长任劳任怨的组委会成员们

我可以想象,你们认真浏览每一份简历后给每一个人面试的情景;我可以想象,你们为每一位入选学员一封一封发邮件发短信的神情;我可以想象,你们准备材料制作学员胸牌时的容颜;我可以想象,你们每晚开会讨论各组情况到深夜的场面;我可以想象,你们打着地铺睡在地下却依然开心幸福心甘情愿的样子。—-你们来自不同城市,你们来自五湖四海,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组委会。

我很惭愧,因为直到今天我都认不全你们的笑脸,记不准你们的名字,但就是这样真实而默默无闻的你们,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与烙印。

益羽单纯的笑容,璐璐认真的神情,八零直爽的性格,张妍智慧的话语,晃晃会笑的眼睛,媛媛精湛的台风,榕榕无私的支持,思睿敏捷的思绪;尚蔚低调的谦和,瞾哥温和的睿智,凌铮飞扬的才华,吕航安静的细致,汪斌谦逊的踏实,当然,也忘不了宝强哥心中那些人性的温暖。—-虽然我知道,我认识的你们并不是组委会的全部,但你们,承载着我对组委会的爱,构成了这个盛夏,我在“梦工坊”最真实的记忆.

【后记】

这个夏天,关于北京,关于梦想,关于我们的回忆太多太多,仿佛我无法用文字来书写,用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那些关于“梦工坊”最真实的感触。但我知道,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那么多一起经历的时光,那么多一起走过的小路,总会在记忆的尽头,遥望着我。如我所说,猛然发现,生命并不是我独自的舞台:一群人,一个梦,一起望向远方的感觉原来如此美好……

【第九篇】华中师范大学陈芳庭:亲爱的梦工坊:爱你十年不晚

最开始,梦工坊对我而言只是一张行数越来越多的excel表格,越来越充盈的武汉报名区收件箱和周严老大口描绘的梦幻名字。直到那个装着课表和资料的肥厚的文件袋和略显高端的胸牌被我抱在怀里,我才【以为】它没有离我那么遥远。着实很难概括这次活动带给了我什么,或者说三言两语也装不下它的意义。

24号,和晶老师问一个学生,活了二十年,有没有做过什么一想起来就觉得特别自豪的事,我扪心自问也没有,按部就班地生活,学习,成长。我梦想中的生活不必轰轰烈烈,但希望能够每天见到不同的人,听闻不同的故事。不必环游五湖四海,但也希望能走更多的路。不必改变世界,只希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健康幸福,再在力所能及之处帮助他人。这十九年来,有人给我勇气,他们让我去努力站的更高,看得更远,仿佛生命本身就有无限可能。有人让我看清现实,我学会放平心态,也学会看开,体会平凡的人生也已经足够有滋味。所以我好像从不过分争取,以为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抢也抢不来。只尽全力做好我正在做的事。梦工坊我也从没有抱着选上的希望,也并没有过分争取,但这并不代表我不想。一个人跑到陌生的城市,过上三点睡,七点起的日夜奋战的生活,就好像自己真的成为奶奶口中那个超级勇敢超级有胆的小孙女。

但面对未知的事情,谁又会一点也不害怕?

你面对的是一群比你大的、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等学府毕业的、跟董卿朱军一起主持过的、有自己企业的、对政治时事经济能侃侃而谈的、做公益募集了几百万的、去过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人,还个个比你长个好看,会打扮,现在打出这些字我都只想说一句情何以堪……去之前看到其他学员的资料我已经足够惶恐,见了面更是觉得我完全不属于生活着这样一群人的北京。开始的几天就像错位的齿轮,在不合适的机器里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动弹不得。跟爸妈打电话,也是几句就匆匆挂掉,生怕让他们听出我已经掉了眼泪。

对于梦工坊的每个学员来说,十天和组员的相处和共同奋战都一定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不然大家也不会在最后的分别之时纷纷落泪。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融入了大家,虽然我仍是在开会讨论的时候不怎么说话,但是我已经从开始的想说又不敢说,插不上话到会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记别人名字智商十分捉急的我也能把组里每个人的名字和脸对上。学妹比我想象中的强大,学姐比我印象中的可爱。若是再给我一次相聚,我仍然愿意做徐导口中“放低自己,为大家服务“的那个。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最后做回来或者留在北京北漂实习的决定算是十分艰难,但回来的这一段时间让这份感觉已经消减了大半,不管我是错失了机会还是做了正确的选择,都仿佛已经不再重要。这趟北京的旅程信息量太大,感觉自己还站在天安门城楼前,没有从震撼中走出来。我还没有思考清楚真正厉害的人到底是应该像像王克勤老师还是该像周志兴老师,我还没有成为永远整装待发的那个人,也没有从棋子变成棋手,过上不负此生的生活。但说不定有一天我也不会再对北京干燥的空气过敏,不再对两旁的大楼有见到明星的激动,她会接纳我,我也会爱上她。等待这一天,十年不晚。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那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第十篇】吉林大学张天宇:亲爱的梦工坊 我想对你说

今天是七夕,总以为此时此刻写下的应该是情书,不料却在写着对于几天之前梦工坊的一点回味。

我经常想着,梦工坊结束我就可以回家了,对于在外漂泊许久的我总是觉得这个希望很遥远。然后每一天不紧不慢刚刚好就这么都过去了,总以为只过了几天却不想现在我已经在家里开始回忆之前的事情。

那天星光晚会之后,我很平静,平静到我能感觉到每一个人都很亢奋的心情。听着大家相约晚上要去吃火锅,唱K,我总觉得我预想的那些和大家一起疯狂的欢笑离我很远很远。我曾与想过结束的时候和每一个小组的成员拥抱,和每一个我想要记住的人多喝上几杯,但是当我想到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以后突然有一种很让人疲惫的感觉充斥在表情当中。我在后台看着每一个人上台又下台,当然其中我也在梦工坊的舞台上留过痕迹。

我一直以为我会对梦工坊的点点滴滴记得清清楚楚。但是在结束的几天之后,我发现对于很多我开始模糊不清。只能记得有很多老师对我们讲着很多值得记住的话,组员们每天在一起为了比赛而努力奋斗的夜晚,与老师和同学们初次相逢在一起共同搭建的友谊,也还有和室友们偶尔的东拉西扯。

我回来之后看过了在梦工坊带回来的几本书,这也算是一种梦工坊的回味吗,以及现在我在写的东西,面对这些东西,我总是在想,其实一次很简单的暑假活动,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让这么多人去参与去奉献。那天已经凌晨从饭店出来,看着马路上零零散散一大帮人。我突然褪去了所有的激情。这样的人群和我想的分别时候的不一样。我以为每个人都会特别的释放自己的个性。都会为了这个离别要么大哭一场,要么欣喜若狂。但是我看到的是所有都是面无表情的同学们在朝着学校走去。我就好像只记得开始和结束。都是这样面无表情。没有之前的预想那样。可是这其中的过程我们谁都忘记不了。

后来看见我们的组员,还有辅导员。辅导员发现我们先走了眼泪都出来了。不知道我应该是高兴还是伤心。这样的心情,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

我又能想起我可爱的同学们还有那些我们尊敬的老师们。以及宝强哥和各位组委会的成员们。我知道我为什么在最后晚会的时候没有想要和好多好多想要记住的人一起去单独合影,只是觉得如果能够忘记,那么那些照片根本挡不住时间的流失,如果对于所有的人我都心存牵挂,即使不再联系,有了梦工坊的情意在,依然会记得短短十天的记忆。

看着课程表一点一点结束,看着大家一点一点熟络,看着手头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完,最后只剩下拍照留念。就好像拍了照片,就是一种约定好的结束的理由,这里就将要画上句号。最后我和我得师哥拍了一张我们学校的留影。我得一个直系师哥也是我这十天的室友在我边上。我们手都搭在对方的肩上。

这一天我们都能记得2012年8月2日。第五届梦工坊结束的日子。

【第十一篇】传媒梦工坊学生(人民大学向笑楚):访谈是一场恋爱

起个有噱头的文章名,别无他义,且先听我慢慢道来。

作为梦工坊全球第一个录取的学生,我有幸采访加藤嘉一老师。靳老师在5月15日交给我这个任务,节目录制在6月22日。1个月时间,我参与从撰写采访提纲,节目录制到后期剪辑的整个流程。任务完成得不错,借此次征文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大一,在人大思科录播厅,林楚方先生对谈加藤嘉一和蒋方舟,那个时候我被拉去“填场”。座谈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但我确定记了满满8页笔记。而这个暑假,我竟然可以作为学生代表和加藤加一老师对话了。仅仅1年,这种身份上的转变有点梦幻。

我首先做得准备是查阅加藤嘉一老师的简历,着重看著作:《日本的逻辑》《中国的逻辑》,《致困惑中的年轻人》,《七日谈:来自民间的中日对话》,《以谁为师?—一个日本80后对中日关系的观察与思考》,《中国,我误解你了吗?》,《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

时间有限,筛选是必要的——只选和访谈主题有关的书。经过和靳老师的几番沟通,我准备以“中日关系”,“中国内政”,“青年发展”,“个人规划”四个方面搭建访谈骨架。既涵盖时事热点,又切合梦工坊主题,还能对加藤先生进行个性化解读。主题定好,选书便水到渠成:《日本的逻辑》,《中国的逻辑》,《致困惑中的年轻人》。

我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将三本书一一阅读,及时标注触动我的文段。好比男女恋爱讲究“一见钟情”,人和阅读也有“眼缘”。第一时间感动我的文字也一定能感动其他人。

优秀的采访者在提问之前先要梳理清对方的逻辑脉络,穿“点”成“线”。所谓“点”是观察的独立事件,所谓“线”是他这样观察的原因。我慢慢发现加藤对中国的了解是有特定议题的,类似于媒体“agenda-setting”的概念——体育,奥数,80后等。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加藤对中国的认知常常是对日本及自身的反照。他非常关注体育是因为从小当运动员的经历;他洞察80后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个80后。

“反照”是跨文化交流者的本能行为,因为人只有通过“他人”才能定义“自己”。道理虽然浅显,却激发了一连串的提问:中国和日本很多事件有可比性吗?既然认知有特定框架,那这算不算一种局限?而这种局限,是不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的困局?没有人能做到全面的认知,那我们该如何解读跨文化中的“狭隘与偏见”?

诸如此类思考还有很多,加之我本身学新闻学和国际政治出身,因此列出20个问题并非难事,但至此准备工作才进行了一半。在我看来,就事论事才迈了访谈的第一步,更高的境界是走进对方的内心,于是我从书架上取下《菊与刀》——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必读经典。

《菊与刀》中讲,“对日本人来讲,爱惜自己的名声、使它不受任何玷污就是在履行对自己名声的‘情义’。保全名誉有两种办法:武力侵略和相互敬重。对待战胜国美国则是后一种。”那么中日关系如何定位?日本仍有强烈的雪耻心吗?日本有野心吗?日本是否对战败国的身份耿耿于怀,这将怎样影响它们的内政外交?

没有什么比试图了解对方更能表示尊重,产生信任。我相信聊到《菊与刀》的某些章节,加藤老师会觉得“这个姑娘很认真,她了解我们,不少话还真说在点子上。”商科中有这么一个道理,“Trust can save transaction cost。”每一场访谈结束,都能与对方成为心交心的好朋友,这是我心目中人物专访的最佳状态。

文章写到这里,仍不能落笔。作为“加餐”我看了加藤先生在FT和纽约时报中文网上的几十篇文章,为得是跟上他的最新思维动向。《离开中国前的心里话》提到,“我不是为了抛弃中国而奔赴美国,而是为了深化我与中国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客观、冷静地观察中国,解释中国,参与中国。为此,我务必暂时拉开一点距离,从太平洋对岸瞭望中国,远距离观察中国走向何方。”那么访谈开篇不妨就聊聊哈佛,对中日的新认识,还有他自己——是否成长为“更加温柔而坚定”的加藤嘉一。

比文章更能与访谈者“无缝对接”的是微博——一个人内心的秘密,隐忍,轻盈,沉重,水火交融,跃然其上。看过他近一年的微博,我问:“你说你上次离开北京哭了,因何而哭?”如果还有时间,就再看看加藤以前的访谈视频吧,观察他的说话节奏,气场风格,从而调整提问顺序,准备好“博弈”。

我将访谈称为“恋爱”,难道不是吗?如果一个男孩子喜欢一个女孩子,他会费尽心思了解她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和她的内心走得近一点,更近一点。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如果有个人看过你所有的人人状态,是要有多感动!”人人状态有什么了不起?面对一个访谈者,我们看了他的文章,著作,视频,微博……

媒体人,和世界访谈,爱之辽阔深沉,无言以诉说。

这或许就是我的“传媒梦”,不敢口若悬河“与世界对话”,但起码我交流过形形色色的人,看见过千姿百态的事,生命的半径最大限度地延展。“新闻人的一辈子是别人的好几辈子。”一位老记者曾亲口对我这样说。

很多人感叹“新闻空无”,但人大的老师点醒了我,“新闻最迷人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平台,你想干什么都可以。”100多位梦工坊成员,有100多个“传媒梦”,这多么神奇而令人惊喜。

最后感谢加藤嘉一先生实现我第一个人物专访,还有靳老师,梦工坊给我的机会,期待2013年暑期遇到最优秀的你们。

【第十二篇】也许茫茫“人生”中我是适合你的——学生致梦工坊的一封信

时光流逝,是世间最难感知的流动,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老了,我想等我老的时候不需要声名显赫,不需要家财万贯,我需要的只是丰富的人生经历,一个个我亲身经历的事件,我的存在感受了他人也让他人的生活因为我的存在而变得哪怕美好一点点,哪怕因为我的努力让他有了笑容也就足矣。

不久之前看了柴静老师的看见,“看见”了她曾看见的人生,“双城事件”,“非典时期第一线报到”,“地震第一线”,“奥运会‘小’运动员的采访”。我曾被这本书深深的吸住,现在我明白了吸住我的是这些不一样的人生,我渴望用我的人生和这些未知的事件未知的人去重叠,哪怕是短暂的相拥。传媒这个行业是最容易帮我达成这个梦想的。

老师,我认真的看了学员风采中的每一位学员,短短的数百字,却有不同的人生,唯一相似的一点就是他们活的都很精彩。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最幸福的,这是我新近才悟出的真理,我不得不说当初选专业的时候考虑的真的太多了,想就业想未来发展却没想自己的心,年少的我还没参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它能给你带来什么都是幸福的,也才是最有冲劲的。

老师,不得不说作为一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传媒这个行业我显得边缘化了,但是心声现在坚定的告诉我土木不是我想要的人生,这个夏天是我梦开始的时间,梦工坊也许会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梦工坊的初衷是给有梦想的同学一个平台,不知这份平台是否能给一个土木专业的我。
也许您在成千上万的“人生”中已经淡忘了我的人生,那让我在简单回顾一下吧,大学期间因为对播音怀揣的梦我进入校广播站担任新闻部的主播,作为同批次最后进入广播站的一员,错过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新主播都已经开始录节目了我才开始学录音软件,别的主播一周做两期节目我做五六期,一年之后全站一百多人我拿到的工资全站第一(工资根据节目量发),之后被推荐去校电视台,校元旦晚会主持,校辩论赛主持,被推荐竞选广播站站长,我想这些足以证明我的努力。虽说我没有科班那么专业,但我相信只要给我机会我就会拼了命的努力,不为证明什么,只是仅仅因为我在做我喜欢的事情。我独立运营过自己的酒吧,担任指尖客校园ceo在校园中通过营销成功打开“指尖客”(一个及时配送的网站)的市场,我做过草莓音乐节的校园代理,在西安胶囊公寓刚面世西安的时候给它的中国引入者做过助理运营过胶囊公寓。上面我提到的事情很多和传媒无关,其它入选学员通过志愿者义工的活动进入社会关心他人,我通过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来接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人的人生,只有了解也许才能真正的去为他们做些什么。

关注着一批批名单的公布,努力的找着自己的名字,感受着录取学员的风采,祝福着他们,也期待着自己。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就业已离我不远了,我是多么的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像当年进入广播站以后拼了命的努力,只因为做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又是多么的希望梦工坊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也许我曾经错误的选择了土木这个专业,但是也许从梦工坊开始我重回了自己的人生正规,科班的专业技能可以短时间强化,所以希望我的专业不是我进入梦工坊的绊脚石。

今天已经二十九号了,应该只剩最后一批名单,也许老师们已早有了人选,也许是在等待我们的强烈的渴望。为了自己梦工坊的梦想,传媒人生的渴望,我必须再做些什么,所以有了这篇心声。也许老师你给我一次机会,这一次我会让您亲身看到我在广播站的逆袭,也许我传媒的生涯从您的选择就正式开始了,给我一次机会,我让您看到我的奋斗,拼了命的努力

时至今日我这学期的考试才结束,默默的关注梦工坊两个月,像遇到初恋一样看每一份录取名单,希望我的真诚,我的梦想能打动您,也许我是您在找的一百分之一。期待我的名字逆袭在最后一批名单。谢谢老师看完所有!

【第十三篇】一个连续2年报名梦工坊的学生写给传媒梦工坊的信:
——说了好多, 我到底应该说些什么才能打动你

老师:

真的很感谢你能在百忙之中给我你宝贵的时间,更感谢的是你说 你肯定我。你也许不知道 你这一句话对我来说 是多么重要。我想跟你像个朋友似的聊聊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成长的过程中 遇到过很多否定我的人。 但是我很庆幸 这些都没能打败我。有时候觉得 这次机会就不要争取了 因为何必刻意。是你的就是你的 不是你的 强求不来。但是转念一想 我又觉得 努力了 紧握一次 这样我不会后悔。因为我坦然接受结果 不争不抢太多次了 所以这次可能太想抓住机会了 因而我想让你知道我做了些什么努力 不好意思 让你觉得我浮夸了。我以前从来没这样努力地去争取一个名额。 因为我觉得 打击是对我的鞭策 说实话 我感谢我遇到的所有困难 因为那些失败让我更坚定 让我觉得 我还不够好 要继续努力。数数我的失败 不怕你笑话 大学竞选电视主持人失败 晚会主持人失败 去年的梦工坊失败 今年的预录也榜上无名 北国风情的志愿者最后的三试没通过 。我知道付出了不一定就会有收获 我也知道世界上没那么多绝对公平 因为我知道 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努力 每个人都在努力 从各个方面 也许在暗地里努力着 所以不能很轻易的否定一个人的未来 。他们也都很优秀 。我也从小就知道 三人行 必有我师。我从来没有瞧不起谁 即使是出租车司机我都能从他身上领悟到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前两天主持艺术学校的一个活动 惹了一肚子气 在车上司机和我聊了很多 我明白了 不能以我的高度 来要求别人 更不能狭隘的跟别人比 很多事都要顺其自然。爸爸也常跟我说一句话 不求与人相比 但求超越自己。因为你在盯着别人的时候 会浪费掉一些经历 。嫉妒别人不会有任何好处 也不会减少他人成就 所以 我也不爱跟别人比。但是公平 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所以这也出现了汇率 不是么。我觉得我现在也没必要说 为了我的什么目标 去努力到这个高度 我觉得我需要做的就是 不断地前进 达到自己的极限 然后能有一个给我定位的机会。我的小学班主任 是我的启蒙老师 有一次失败了打电话给她 是她告诉我 不要伤心 还要继续前行 因为自己还不够好 除非有一天你能到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另一方面 我懂得要韬光养晦 我读过一本书 叫做《博弈论》里面有一篇说到了韬光养晦的好处 因为沉淀之后 才能尽情的绽放。

我喜欢看书 每次晚上自己从图书馆回来都觉得心情特别好 没有什么孤独害怕 因为书 看似无声 却能抚慰我躁动的心 让我能安静下来。对于出新闻 采访 我有热情 只是没机会说。我记得这学期 为了做五月鲜花的那期节目 是一个采编播一体的 20分钟的节目 因为去年参加了 所以感同身受 想把这份美好记录下 每天都去拍摄 写稿子写到半夜 录出镜到半夜 甚至去火车站拍摄最后一条新闻 都到了11点多 但是回去心情特别好,那是我第一次 真正感觉到 做记者的辛苦 记者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我记得那天晚上发了一条微博 是我爱传媒。我的电视台的搭档觉得我是女强人 觉得我好像什么都想要 。其实我很多东西都放弃了。妈妈也总说 事业心太强的女人 别人不敢要 但是我觉得 真正懂你的人 是会陪着你 鼓励你 一起奋斗的。其实我只是在抓住每一次机会 我记得这次面试结束 我改了QQ签名 I did my best.因为我觉得我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突然觉得自己太程式化了 把自己的标准和你们的要求在不断地拼凑 觉得你们需要的是努力地 肯吃苦的 财经记者方向的 爱传媒的 有梦想的 有思想的。也许条件都具备了 真正的感觉 不具备 。你是这样觉得的吗?

说实话宝强哥 我突然觉得我想进传媒梦工坊比别人困难许多。别人一个面试 能让你一眼看中 而我 我们有两面之缘 还有过几次聊天 我却不能打动你的心。我觉得还是我不够好。所以因为我不够优秀 我比别人更需要这次机会努力完善自己。

我觉得传媒对我来说 是梦想 是事业 是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放弃的东西。许多人说女孩子这行太累 但是我真的从来都没惧怕过。我喜欢挑战 我不怕失败。梦工坊对于我来说 真的是个通往梦想的一步。没参加面试之前 或者说没认识你之前 我一心追求播音梦 我的眼光 真的太狭隘了 可是这一年 因为你 因为梦工坊 我改变好多 拓宽了我的眼界 再也不局限于播音。 其实我有很多想法 我想支教 但是初试就没过 其实我挺真诚的 可能是人家看着我像不能吃苦 其实我能 而且 去年差一点就亲身体验 去做一期关于支教的节目了 但因为去北京表演就没去上甘肃。我还想当我们辽宁的环境友好使者 可惜 日期是我上学的日期。我还特别想去参加一个大的会议 能作为小记者 坐在台下 穿黑色西服 戴着耳机 记笔记。梦想很美好 但现实很骨感,有很多客观因素是我不能阻止的。梦工坊 关于它 我也有好多设想 我每天都看梦工坊的微信群 和新浪微博 我觉得它对于我来说 是一种信念。我说过 梦工坊最吸引我的是这群人。让我更想努力去接近这群有梦想的人 。和他们一起交流 获取更多的思想。我曾经看到去年梦工坊的时刻表 奋斗之夜晚会 会见高层的主管什么的 也许这些东西 在几年前 我不会感兴趣 但是因为去年的这次面试 让我成长了。 这次面试结束后 我觉得 自己表现的还可以 所以我曾厚脸皮设想了一下 我真正去了培训的 日子 。我首先想圆自己一个中传梦 每天在中国传媒的校园 出早功练播音发声,然后是坐在第一排离老师最近的距离 拿个小本 认真的听他们的故事。还有和这一百个人 交流 一起玩游戏可以增进了解 互信 还可以一起策划东西 甚至是晚上 到寝室 针对《红楼梦》或者某一个事件发表看法意见 我想知道他们的思想。我其实是个善于倾听的人 我不喜欢抢话 我想多听听别人的想法 当然有时 会意见不一 但是我不会立刻反驳 我会想 合不合适 或者私下说,因为这也是顾忌人面子的一件事 。我还设想一起去奋斗栏目组参观 做做后勤工作人员 。特别想大家一起完成一档节目 因为可以锻炼团队精神 还可以真正让我了解 如何 完成 一台晚会 到底幕后是什么。也让我想想 我到底适不适合。偶然看到了 去年的照片 好像是 大家都哭了 可能是在传媒的最后一天吧 。我也设想 如果我有那一天 我一定很不舍 我也一定会掉泪 因为我是个感情细腻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 十天会收获我们一年甚至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 。阅历很重要 我喜欢体验生活 我也相信 给我十天 会影响我的大学剩余的两年 回到学校 我会更加知道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 应该怎么做 才不辜负我的青春。

对于我的未来 我没想过太多 。因为我只想把握现在 走好现在的每一步 。现在想好好沉淀自己 多时间 多提高认识能力 实践能力。我不想为了达到目的而努力 因为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 而是坚持 才能看到希望。

有人说 想要的太多 会很累 其实我觉得 我要的其实真一点都不多 。有时候觉得一个人不能什么都是你的 老天爷在给你关上一道门 一定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我一直坚信 所以每次遇到挫折 我都觉得老天一定会在其他方面 补偿我。但是有些事 做过了 就真的错过了。所以我不想让自己遗憾。我曾经说过 只要这次能去梦工坊 我可以四级不过 我可以放弃竞选主编 我的片子可以不参加大学生电视节目评选 可以不考前几名 真的 这些都可以放弃 。因为一个人不能得到太多 所以我宁愿 这些我不要 我只想去传媒梦工坊。因为这是我等了一年的机会 我不想放弃。2011年 我放弃了我追寻了三年的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 我不想再放弃我最初的梦想 。这次我不想错过 。最初的梦想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呢。我觉得我很大的优点是有毅力。我的智商情商是正常人的水平 也许没有什么优势 这点我承认。我也从来没瞧不起学习不好的 因为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 商人也很有头脑 。比尔盖茨不也是辍学了么。我高中考进的是我们市最好的高中。也是因为有毅力 中考的物理 体育 我的弱项 。我曾为了一道物理题在数学课上哭泣 也为了练800米 大晚上的放学不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考上了。这是我永远的骄傲。

其实我的生活 每天特别简单 。一是在我每天出完早功 或者走路的过程中 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我爸妈 我最好的朋友 二是每天做跟梦想有关的事 包括看书 做节目 采访主持 策划活动等等。我的思想一点都不复杂 别人都说我单纯呢 我不是不合群的人噢 我人缘很好的。大家都很喜欢我 我们喜欢互相开玩笑。我觉得大学 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空间。没有必要天天跟同学黏在一起 证明自己不孤单 有人缘 。我有很多朋友 各个年龄 包括同届的 还有研究生 工作的 飞行员 艺术学校的老师 比我小的孩子们等等。我喜欢交各种各样的朋友 当然不三不四的除外。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有时间去自己体验生活。我喜欢与人分享 特别珍惜我现在所拥有的 半块西瓜 虽然不多 我也喜欢给我们寝室四个人一起吃 。我觉得 这些将是大学之后能够回忆起来的 最美好的记忆。一滴海水 可以品尝出 大海的味道 一件小事 就可以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我有个朋友和室友关系不太好 。我记得我和她说过 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 想一想 她曾经怎样对你好。哪怕是一瞬间 。所以我也不喜欢计较什么 因为现在看看大的事情 以后仔细想想都不算什么大事了。我妈妈也常跟我说 人这一辈子 能遇见不容易 是缘分 所以要好好珍惜 。我还有个室友喜欢电台 所以我有次机会 我会问问她 虽然她没需要我的帮助。但我当时真是想帮她 反正是举手之劳。我是班级第二 我会把我的资料借给别人但没有担心人家会超过我 去年的艺术学概论 我辛辛苦苦整理的 给一个女孩印了一份 今年的笔记 所有的都给我搭档又印了一份 甚至在考试的时候 我室友有一道十分的题不会 我还友情相助 我知道这是违反考试纪律 但是我不想让她那么沮丧的失去那十分 我当时也没去想 万一比我分多怎么办。我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 但毕竟人无完人。我知道 我也有缺点 我有时候太自信了 对什么事情 太较真太执着 我知道 但其实 这种自信 是因为对待信任的人才会这样。我总和爸妈说 未来我一定让你们在电视上 看见我。但是从来没对第二个人说过。因为我需要的是默默努力 。坚持就一定能够绽放。你说我不够谦虚 其实我真的不是浮夸的人 我做不到的事 我不会去说 但是我说的事情 就是我一定会做到的 初中 我说我要考入我们市重点 我做到了。高中 艺考放弃中国传媒 因为我不想把我全部赌注在这上面 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 当时特难受 拿着报名表哭得不行 但是我说 有一天 我要以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去北京。我也做到了 去年我参加了央视的五月的鲜花 全国大学生展演 顺便去中国传媒的校园看了看。

你问我 为什么这么想成功,因为再不疯狂我就老了。我爸妈也等不起,有些事 趁现在 趁着这份热情 我觉得一定要尽力去完成 不管事情大小。其实看着我像女强人似的 有时候 我不够稳重 像个孩子似的 说哭就哭 说笑就笑 但是也许那时才是最简单的自己。

我的成长 最感谢的是父母。我的爸爸妈妈 我很爱他们。我也很孝顺 所以我要求我的另一半 也需要孝顺。我知道我必须非常努力 才不辜负他们。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这么努力的原因。你说 我明年还有机会 但是 我觉得 我越早成功 他们就能越满足 因为 我曾经在想 我害怕 害怕失去他们 在我还没成功之前。我的爸爸是我这辈子最崇拜的偶像 除了董卿之外 。我初中的时候 要是没有爸爸的鼓励 我就不可能考上我们市最好的高中 我记得爸爸为了让我放松心情 工作一天 很累还陪我打羽毛球 他的每一个跳跃都让我心疼。爸爸喜欢文学 爱好写诗 我未来有个愿望 就是帮爸爸发表诗集。我记得他曾经给我写过这样一句话“学海浪花搏为桨”五年了 我记忆犹新 临近高考中考 我的桌子上每天都有一张字条 鼓励我或是指出我的不足 让我继续前行。艺考的时候 是我最难熬的时候 不过现在想想 都挺过来了 要是没有爸爸妈妈 我也不会到吉林大学 。虽然我抚顺有电台老师教我 但是为了保险 找了一个沈阳的艺术学校 是一个主持人开的 但说实话 教学质量不好 大家由于都是200 300分 所以 不学习 只想着玩 。我觉得和他们格格不入 但是有些事 我觉得必须得做 即使你不喜欢 因为这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标志。我坚持去学习 爸爸陪着我 冬天很冷 每次看到他在车上 累的睡着了 看着他眼角的皱纹 我就特别想哭 。因为我心疼他。其实没什么事情能让我哭 但是一提到父母我就会忍不住。我特别喜欢一个公益广告 是今年的铜像奖 一个儿子带着痴呆的父亲去餐馆吃饺子 最后盘子里剩下俩饺子 父亲上手抓起来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说“我儿子爱吃” 台词是:父亲忘记了一切 却从未忘记爱你。每次看完这句话 都会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我爱我的爸爸 我也爱妈妈 我妈妈是个特别开朗的人 即使我压力大 也会逗我开心 艾伯特 赫收德有一句名言“父母是最了解你 却唯一喜欢你的人”他们知道我的要强 我的倔强 看得见女儿的努力 知道我平时模拟考试失利 会躲在房间里 反思 然后第二天重振信心 继续努力。
突然觉得 我跟你说了好多 其实我也不知道 我到底应该说些什么 才能打动你 。我也不想谋篇布局 搭架子 列提纲。最重要的是 我想说我想说的 不想把这个当成是一个作业 。认识你 我很高兴 。谢谢你的肯定 。我读过一本电子书 叫禅语。每次心情不好都会翻开看看 它告诉我 用慈悲温柔的语言 说出你的不满和委屈 别人就容易接受 。该说的 我都说了 其实 你也是我大学以来 第一个 说了这么多的人。能让我敞开心扉的人不多 ,~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 没有大媒体人的的架子 还很真诚 我猜你也是个事业型的男人 。我相信你的认真会成就你的未来。

最后还是想再次恳求你 我非常真诚的想去梦工坊 请你再考虑考虑我好吗?

【第十四篇】连载学生写给传媒梦工坊的信(1)
——报名学生为传媒梦工坊做的主题歌
有一种情怀

————“传媒梦工坊”主题歌

年少的灵光开启向往
摸索的步调踏奏新奇的想象
海岸的弧线
暮辉的耀眼
追逐荣光的极点

青春的百态弥散时光
梦想的庄重诠释激情和力量
漠落的感伤
现实的锋芒
渴求隅隙的微亮

有一种情怀它叫做传媒梦想
在荆棘的沿途飘洒沁人的花香
天地任我闯
目标重复回响
发动引擎心系前方

有一种情怀它叫做传媒梦想
在掌声的舞台醉心赞赏的目光
誓言永不忘
信念博弈强梁
真美善慈名扬四方

说唱RAP: 嗨, 奋斗传媒梦工坊 。
名师讲座解迷津、指方向;团队伙伴谈合作、讲风尚。
节目研发灵感无限,创业大赛探讨争辩,星光晚会璀璨在你我心尖。

呦,对话500强,看谁最锋芒,职业规划数你最强;
国际大视野,开放主战场,央视奋斗历练机遇难挡。
各种苦思、冥想、焦灼备战的晚上,
各种欣喜、震撼、唱嗨青春的华章。
OH,这就是传媒梦工坊,在每年初夏如约起航,承载学子渴望,师长欢畅,在初夏热力绽放!

有一种情怀它叫做传媒梦想
共同的信念我们齐分享
这是一种传媒的梦想

【第十五篇】连载学生写给传媒梦工坊的信(2)

——报名学生为传媒梦工坊做的主题歌

亲爱的传媒梦工坊组委会老师:

你们好!现在刚过零点,已是6月27日,距录取终止时间7月1日就剩两天了,夜深人静之时,看到录取名单已出至第五期将近80多人,还未看到自己的名字,想想自己可能没戏了,今年我去不了北京,去不了心中那梦一样的存在,不能和你们一起奔跑在时代的河流上,再想想自己的传媒梦,不免有点失落与心灰意冷。

有时候可能真的是把一件事情看得太重,太放在心上,对她太在乎,对她太小心翼翼,然而当理想与现实擦肩而过的时候,才会伤的更深。梦工坊从开始进入我的生命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因为她,我的生命一下子像注射了一剂兴奋剂,把我对传媒的激情与执着一下激发了出来。可能因为自己心存自卑,面对这样“高端洋气上档次”的活动,不免觉得自己是“土鳖进城”,但我知道“努力了不一定会改变,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改变”,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简历与报名表,并参加了电话面试与复试。

因为我知道自己和其他同学有差距,于是我开始了两个月疯狂的充电过程。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邮箱有没有你们的回复,即使没有,我也会告诉自己:“还有时间,再等等!”,我疯狂地看王克勤老师推荐的书,虽然被舍友戏称,“两个月在亚马逊上消费2000元,简直是疯子”,我也坦然接受。我疯狂地跑西安各大高校听各学科各类别的通识讲座与专业讲座,即使是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有关医科研究传染病的讲座,我也去听,因为我觉得:“要成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成为一个杂家。”因为有国外的学生参加,为了突出我外语院校的优势,我努力学习英语,加强口语和听力的训练。 虽然在校园媒体工作了两年,但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社会媒体实践经验,周末我特地去《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实习,尽管一开始老师并不接受我,但经过我两周的“死磨硬泡”,站长黄老师终于接受了我,于是我每周末都会和一些老师白天出去采访报道,晚上经常十一二点回来还要写稿。这一切的一切虽然辛苦,体重不停下降,皮肤也被晒黑,两个月仅仅端午节回家了一天时间,有时累得我甚至在公交车上睡了“一个来回的车程”,但“痛并快乐着”,我感受到自己在一点一滴地成长,一点一滴地进步,现在回首这两个月的时光,路虽然走得颠簸,却很踏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梦工坊让我变得这样上进,这样充满正能量。为了实行北京梦,传媒梦,我觉得做一切都“值”!

不知怎的,些许是因为还有两天的时间,心中不免分外紧张与害怕,害怕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近两个月时间的北京行而落空,害怕自己的传媒梦还未开花就已凋落。我更想知道自己到底和别人差在哪里,因为只有和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看着窗外迷人的夜色,听着舍友均匀的鼾声,我夜不能寐,我真的很想去参加这个活动,真的很想,尽管我知道国内外,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都有这个理想与希冀,但是,我心中那种急迫的心情与真诚的向往真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我只有写这封信来给你们说说我内心的故事,我真实的故事。感谢你们对我的激励,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谢谢你!梦工坊,我的这些努力只为能离你更近些,更近些!不管结果如何,无论我能否被录取,能否与各位同学在北京相聚,一起追寻传媒梦,我都心满意足,至少我曾为了她这样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我不后悔。

7月2日是我的生日,我一直在幻想梦工坊的录取通知书能否成为我20岁的生日礼物,尽管我知道它只是一个梦想,但我祈求上帝把它变为现实!祈求上苍眷顾我这一次!只求你们能给我这次机会!尽管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我会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得更好!因为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想成为你们的一员,实现自己的理想!请相信我吧!

老师,我再给您发一份我6月15日的复试回答,个人简历,还有我两年的校园媒体稿件,请您再看看吧!万分感谢!

【第十六篇】传媒梦工坊录取学生
——华盛顿大学郑人元:美国四年本科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

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

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 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我决定整理一下电话里的内容,这些是我在美国四年对大学教育的很多思考,这一阵子一个接一个的社团听到我的讲座邀请我去讲梦想-讲经历、讲选择-受之有愧,因为我毕竟没有那么多超出同龄人的见解可讲,但我又时分迫切地希望更多处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们得到一些正能量,面对压力和挑战更加坚定信心,去做最好的选择。那么,我干脆写成一篇文章吧。也许在填报志愿这些日子不经意间转发到某位大学新生的手里了还可以给人一些启迪。当然啦,我不是教育学专家,一家之言,有些偏颇的观点还望指正。

一、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首先问她:你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吗?她迫不及待地说:想!我说:那我告诉你,所有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金融,但是觉得金融好就业就填报金融,那大学四年会非常的难过,工作之后会觉得压力特别的大,生活质量也不高… 但如果你认为你真心的热爱画画、你可以不知疲倦地研究地图、谈到各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就会眉飞色舞,那很有可能你就应该去学美术、地理或者烹饪,并且很可能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哈佛大学的校长Faust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你可以选择你的退路,但人生很长,先去做你最热爱的事情,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退路。

对!人生还很长,即使你现在已经中年了,只要目标坚定,都是可以重头开始的!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大家知道折纸原理吗?50年可以奋斗的人生如果是50张纸叠在一起,就只有几厘米厚,但是目标坚定的人,50年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在生活,那么50年之后的成就就像一张巨大的纸折叠了50次一样厚!一张纸折叠50次之后一定会很厚吧?但你绝对无法想象,它的厚度竟然可以从地球伸到月球!那我们现在来想象,为什么有人一辈子对人类的贡献微不足道,有的人却可以改写人类的历史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当然了,这个不适用于没有成功野心的人,很多人就是喜欢安逸的小日子,那随波逐流地选专业、进体制,也未尝不可。但是我想说,社会永远都只有绝对的上游和绝对的下游,和一个正在缩小的的中游,中国的经济脉搏一刻不停,而社会阶层在固化,不进则退的河流里,是容不下一条小船舒适地游弋的。

说到选专业这个事情,我认为就先不要考虑好不好找工作了,反正不好找!今年大学生只有30%不到能找到工作,再说,找工作跟专业不相关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高中是理科,我一直有种从政报国的念头,于是看着很多领导人的简历,感觉应该去学理科,于是大学也继续学习电子工程(真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好在现在的领导人都开始变成文科出身了)。我修了很多的数理化,结果发现那些课学起来过于简单(可能是国内高中基础打得好),慢慢地越来越迷茫-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付这么多的学费,到底要来美国学什么?我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念完大学的四年,最后像大多数华盛顿大学工程系的学生一样去微软、英特尔找个舒适的工作-我接触过这些公司里的一部分工科男,社交圈子非常的窄,每天和程序打交道,以至于英文都说不流利了(当然啦,真心喜欢这个行业的肯定也不少的)… 我跟学校提出要休学,于是我去了中国的西部各省,开始穷游欧洲,后来决定要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和国际研究学。

可是在国内可等不得!读了一年多发现不喜欢了再转肯定是很困难的!我们还是先问问自己,本科学习到底意义是什么?英文里,之所以有undergraduate和graduate的区别,是因为西方人觉得研究生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本科只是打个基础而已。美国上层家庭的子女爱去文理学院,就是因为那里的基础打得好,什么基础呢?人文基础!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中国的富人们也开始慢慢转变思维了,开始避免让孩子选择会计、工程等类似技校也可以学到的专业,而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人文教育。

二、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银行的人力资源经理写的面试大学实习生的感悟,说进银行的三类大学生特征明显:机关子弟、商人子弟、知识分子子弟和农民子弟。父母是公务员或者国企职工的,一般会搞关系,做事儿的时候爱耍小聪明;生意人的孩子显得自信而且做事认真;父母是知识分子的总显得有点傲气,不合群;农民的孩子不太爱说话,情商不高,但是做事勤快。接着作者说,最受欢迎的商人子弟一般都能留下,机关子弟有关系,也可以,知识分子子弟和农民子弟一般都很难留在银行…

每个人的父母都会不知不觉地把他们认为最正确的一套是非观和为人处事的办法教给孩子-如果他们认为不正确他们也不会那么干-结果就是孩子们完完整整地接受了父母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很多人一辈子辛勤工作却仍然无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处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规划之下,从小学这学那是父母决定的,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是父母决定的,大学毕业马上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是父母决定的,跟哪个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决定的… 那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大多数的美国学生都不会在本科毕业之后立即读研究生(少数数学、物理等理论科学除外),而是进入社会体验个几年或者十几年,甚至有人在没进入本科或者刚读了一两年之后中断好多年去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总是认为带着经验阅历进入研究生院才能学到更多,在职业生涯里遇到一个学位造成的瓶颈了再去取得那个学位更有目的性。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尝试很多领域,真正知道自习喜欢什么之后,再带着自己工作中的实战经验去听课,真是把读研究生的时间和钱花在了刀刃上,再看看我们中国一窝蜂地读研大军,非常的盲目,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到这样的学位如果以后再找一份跟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将会是怎样一番感受呢?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可以去做做职业性格测试,或者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参加各种论坛和聚会),听听他们的成长轨迹,也可以禅修、去休学、去打工、去旅游,让自己的内心走出喧嚣的环境,自习地听清楚内心的呼声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再去读书,再去花时间培养自己那一方面所需要的所有素养,而不是相反。

好在,还是有人敢于去冒险,敢于挑战常规,去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为了教育的理想建学堂,还有人耶鲁毕业去当村官… 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尝试,虽然在美国人看来可能都是身边随处可见的例子,但至少中国的90后们开始了对常规的挑战,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对于父母的建议,很多当然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但不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之前就全盘照收,除非你不想发展得更好,只想复制你父辈的人生轨迹。父母永远都是为你好,没错!但是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做为司机的你,做为棋手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手握方向盘、自己谋划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着方向盘、在争吵声中落棋…

三、大学,不仅仅只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要求里,每个学生通常都必须修满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任何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都有过较好的教育,都很难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以,不管你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去关心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地理、天文、生物、数学、美术、音乐这些学科吧,为什么犹太商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因为它们对待各种学科的知识贪得无厌!据说犹太商人聚会的时候不怎么爱谈生意,话题通常会非常的广阔。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他的高度,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一个多好的领导,其实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天某一门知识就会在一个重要的时刻派上大的用场!乔布斯不就是从他感兴趣的大学书法课中获得苹果独创字体的灵感的吗?

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导能力(包括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尤其是在国内上学的学生们,更应该特别小心地呵护自己地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否则将造成非常大的遗憾)、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 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与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入门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不要交那么多的酒肉朋友,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吧!

前些天我参加了一个活动的面试,被问到在美国的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了一会儿,觉得是-包容-二字。我尽量避免过多和中国学生“扎堆”,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理解华大里的国际学生们背后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门教徒们的信仰,利用交流访问、会议、采访、背包旅行各种机会,去到20多个国家,认识当地的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认为避免“文明的冲突”需要包容的公民和包容的国家,增加对整个社会和世界格局的认识是一件非常每秒的事情!

去年在东京UNIQLO实习的时候,亲自面试每一位实习生的总裁柳井正曾一度是日本首富,他年轻的时候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专业背景,他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和眼界。他不喜欢看人的简历,常常会问:你是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你曾经在哪里生活过?你童年的时候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他试图去从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因而会比别人看到的更深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大家需要多接触人、多关心时事、多认识世界-有容乃大,包容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领导者。

四、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没好处

现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流行说“感谢室友四年的不杀之恩”了,其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牺牲生命的代价呢!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
已经进入到大学的各位,肯能深有体会,身边很多人是这样的吧!他们真的很聪明,有手腕,为了自己的保研、留学、奖学金、竞选真的可以不择手段。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 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 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总是在想,我去做公益,你们真的就觉得我不懂为自己捞利益那么傻吗?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 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我一直很厌恶各种在网络上炫富的行为,一方面,这样的人没有思想,只有继承的一些财富和挥霍的暴发户习气,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家这么的积贫积弱,人均收入在非洲都只能算中等啊!你们知不知道,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生活,没有饥饿、战争,拥有住所、洁净的饮用水、充足的粮食,是多少人做梦都在渴望的生活啊!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某个角落,也许就在印度活着非洲,每四秒钟就有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因为贫困而死,你还会忍性浪费粮食吗?你还好意思去炫耀自己的包包和汽车吗?收入分配还这么的不公平,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炫耀自己的很可能是不法所得的财富?施比受更有福,去关心一些更大的事情,去帮助别人吧!

P.S.: 深夜成文,时间仓促,我成长的一路上有很多人帮助过我,从申请大学、到选择课程和专业、到公益计划的建立… 谢谢你们所有人… 因为今天就是填志愿的时间了,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篇文章,如果我也能尽一份力,给学弟学妹们一点点启发,实在是万分荣幸… 祝大家求学路上一路顺利:)

【第十七篇】一位梦工坊申请者内心的话
尊敬的传媒梦工坊的老师:

您好!

其实考虑了好久,今天终于忍不住想要给您发一份邮件。我们都知道“梦工坊”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也同时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会拿出电脑,登陆下QQ,看看群众大家所讨论的内容,在浏览一下自己的邮箱,确认是否收到了来自梦工坊的邮件,可是,随着录取工作的开始,以及前四批录取名单的公布,每一次看到主页上公布的名单,我都会在心底里祈祷,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在上面,可是每一次伴随着期望打开邮件,却每一次又伴随着失望关闭电脑。其实说实话,作为一名工科生,我本不应该“不自量力”的来参加报名,但是,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我的心里就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传媒梦,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上升,加上我的家乡所独特拥有的国企性质,使我不得不遵从父母的意见,选择“化工类”专业作为我的本科学习方向,但即便如此,心中的那个梦想,却不曾破灭,一直在等待着那个机会,那个足以让我内心的冰山融化,梦想的火苗再次燃烧起来的机会,终于,在看到梦工坊宣传的那一刻起,我感受到了,它的召唤,也许,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的机会来参加这种所谓的“不务正业”的活动了(因为这与我的专业并无半点关系,只是我的一种兴趣和爱好所向),我把这看做是一个契机,我希望可以抓住他,让我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听老师在群里说,梦工坊选的都是那些情商很高的学生,其实,我应该算是那种很自信的人吧,因为小时候每逢考完试我都会告诉父母,这次考得不错,肯定得满分,只是每次的结果都大相径庭,呵呵,我现在读大二,在这两年生活中,我也经历过各种学校或是全国大大小小的比赛,组织过各种特色的活动,也曾与全国各大高校的朋友们结交,对话过中国对外的大使、参赞,拿过各种的奖学金,我想虽然我没有特别荣耀的出身,但我的经历应该可以证明我是一个不断上进,勇于拼搏的学生吧!
其实,真的不知道,这份邮件发给您后,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是会让老师您重新认识我,亦或是会让老师认为我是一个比较冒失的毛头小子,我想,这些应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曾经为自己的想法付出过努力,显然结果我是没有办法来控制的,就像老人们常讲“命是人一生下来便注定的,但运却可以靠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我希望我能成为那个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也同时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这次足以影响我一生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不会让您们失望的!

期待着来自梦工坊的讯息,也同时祝愿梦工坊可以越办越好,五周年生日快乐!老师们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第十八篇】致给我电话面试的老师

致给我电话面试的老师:

很抱歉这封信夹杂在众多问题和报名表之间,给你们本来繁重的工作量带来麻烦。我不知道这封邮件最后会不会到老师的眼前,或者仅仅成为我自己梳理心情的独白,或者您早已不记得是哪个甲乙丙丁的面试者问过哪些ABCD的问题。不论你是否有记忆,不论面试结果好坏,我只是不愿为自己留下遗憾,尽力去做好。年轻本来就是不计结果的,我只清楚,您的一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去完善。因为上千个报名者,你们一一去电话面试,这件事情的背后我感受到了对每个报名者的尊重,以及你们的认真,所以我同样报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我并非什么重要人物我的态度和想法也无关紧要,只是作为一名参与者我也愿意尽力做好我的角色,也许,面试就是面试,很多事情是不会给第二次机会的,但我并不想因为结果的不乐观而改变自己做法。我更愿意去把那次电话面试当做一次交流,所以抛开筛选这个现实意义,我想去做好它,就当完成自己的心愿。如果这封邮件无缘见天日,就当做被时光掩埋在我心底的秘密吧。

久久徘徊在我脑中的问题很普通却也很不普通。你问我,你觉得你和别的报名者有什么优势?很简单的问题,很多比赛,面试,我被问过,也问过别人,如今因为语境的不同我却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相信每一个报名的同学,都怀揣着自己的梦发送了报名表,我也不例外,所以接到电话,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每个人在在意的人和事面前心都低到了尘埃里。这个平时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那个时刻,确实令我语塞。我确实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我一直很清楚的明白自己不过是一只多跳了几次的青蛙,因为跳了很多次所以总有那么一两次几率看多了几眼井外的天空。我不知外面的天空到底有多大,外面的青蛙有多神奇,我甚至不确定也许隔壁井口的青蛙比我更努力早已跳到了外面的世界。上千的报名者,我不能控制别人的优秀,我能做的只有清楚自己有什么,客观的分析一些潜在的可能优势,至于比较则不是我所能掌握的,因为我永远相信人外有人,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硬件上,也许仅仅因为有个商科专业背景稍稍多一点这方面的敏感度。(这也是我面试回答的,但我觉得我这样的回答不能令我自己满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写这封邮件,也算是给自己一个答卷)比单纯商科的人又多了几分对理想的浪漫情怀以及多了些没那么理性的激情,所以我给自己定位的标签也是感性商科女,现实伪文青。从软件来讲,能吃苦,不放弃,对梦想有激情,对传媒有热情,这些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很多人都这样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当时没有这样答,因为当时我觉得你们一定会觉得这些回答很空,很不实际。我不能说我一定是最怎么样最怎么样,因为牛逼都是逼出来的,我相信很多优秀的报名者一定都有上面的很多品质。我有的只是一份不愿意放弃,努力去尝试的情怀,愿意去多听多学把握每次机会努力做好当下的心态。其实很多时候,我甚至常常会没有信心,因为觉得自己好多不足,身边很多人知道这个机会,也知道有强大的竞争所以觉得没必要做这个分母去成全别人浪费时间,但我却更愿意想成报名不过是为了成全自己,成全自己更靠近自己的梦想,我不愿意错过每一个尝试哪怕几率很小,选择,我觉得我还没有那个优势去选择机会。所以我只能抓住每个机会让自己更优秀,当然看到这,这些话也不是在施加压力,表示非此不可。因为做任何事情都有最终的目的,有机会来梦工坊当然好,因为它会是一条稍微好走的路或者是一部交通工具,但道道通罗马,就算是没有这个荣幸,多努力再走另一条路,徒步也许辛苦但只要坚持也会前进,而且总是会有许许多多未知的惊喜和机会在前方等着你。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这个问题我真正思考的本质是,每个人都想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什么,那你能为这个平台贡献什么呢?选择从来都是双向的,所以在面试阶段,我能做的就只是真实的展现自己,也许很多人觉得我很自信,或者不知天高地厚?其实我只不过因为做好能做的所以内心坦荡罢了,毕竟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同时也在心里祝愿你们能挑选出适合的人选,毕竟只有适合才会双赢。

最后,就用鼓励来结尾好了,为我自己加油!为梦工坊加油!为其他的报名者加油!为老师您加油!因为每一个为梦想去努力的行为都值得赞赏!

【第十九篇】上海交大王绍龙: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什么人同行

2009年的夏天我参加了“传媒梦工坊”,隔着近几年的时光,现在我只能以一种温暖的方式,话别那些不能再有的年华。

穿过厚厚的云层,飞机玄窗外浸染着暮色的便是古老的北京城。2009年的暑假我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和天南海北的同学们一道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北京传媒梦工坊梦想孵化器。

这次学习,我经历了一次“魔鬼”般的职前训练。除了有专业的记者老师给我们讲述知识,还有诸如王阳、陈伟鸿这样的“大腕”与我们面对面交流。最终,因为表现突出,我被推荐到中央电视台实习。

那段时间,我和大家一道尝试了自己从未尝试的领域,没有学过专业的财经知识,勤奋的查阅,也可以对话经济学家;没有拍过片子,跟着摄像的老师学习,拿着摄像机也可以奔波在国庆报道的第一线;没有学过非线编辑,看网上教程熬夜加班,也可以有模有样编片子……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很喜欢这句话,经过这些尝试后,现在偶尔看到别家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一看就知道了哪些是口子上的新闻,哪些是热线新闻,车祸题材怎么写,深度调查该是什么角度,领会了那些报道后面的本质……对比别家媒体的电视新闻节目,优劣高低,居然让我一目了然。我突然发现,原来我在北京的那个夏天,进步可以这么大。

当我在电视机前看到自己在央视的出镜报道;当我看到自己参与制作的作品在央视播出;当我作为一名实习记者亲身见证国庆大典。我由衷的感谢这个平台给我带来的机会。

现在回想起来,内心感觉最珍贵的还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的最纯粹的友谊。一个人北上京城,又是梦工坊一一个来自湖北武汉的学生,最初的孤单总是如影随形。好在马不停蹄的传媒梦工坊让我来不及胡思乱想就开始了一个夏天的征程。在那个夏天里我们大家一起参观龙徽博物馆,一起品尝葡萄酒佳酿赤霞珠;一起去《鲁豫有约》、《小崔说事》等节目现场观摩学习;一起头脑风暴做创业项目导演晚会……这些都成为我内心难以抹去的记忆.

记得马云曾经说过: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什么人同行。正是这次训练的机会,让一群志同道合的准新闻人以新闻之名相聚北京,相互影响增益其所不能。室友小洁姐给了我太多北京人的关怀,让我感受北京这座城市的温暖;姗姗姐用真诚和善良让我感受到一段真挚的友谊;梦然用小女人般的可爱让我感受到信赖;从睿贤身上学到了智慧和勇气;从海翔身上体会到团队和创意;还有热情好客的梦瑶,灵气逼人的王蒙,善良可爱的小新,思维缜密的蒙蒙,像迎春花般清新的迎晨,内心执着可亲的宝强老师。

善于向身边人学习或许会进步更快。饮水思源,结草衔环,最近我也常常会想念,穿着海魂衫一脸真诚的王老师还有可爱的张老师……大多时候,我们可能不能从现在这个点上所做的事情看到将来,只有回头去看时,才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现在我才隐约发现他们对我的影响如此之大。所以,相信这些点或者所做的事情迟早会连接在一起。这样的相信绝对不会让希望落空,它只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于众不同而已。此时此刻,想起《南方周末》上说的,我们拥有的只是不可逃避的时间,是生命中无可逃避的又一段历程,假如愿意的话,可以用它来做很多事情,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生活。今年是2013年,转眼是新世纪的下一个十年,作为“传媒梦工坊”的第一批学生,我为这样的相遇而感到高兴。因为我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人会成为我一辈子的好朋友,他们的存在让我觉得在追逐新闻理想的道路上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十年一觉再回首,多少繁华事,已付笑谈中。阴晴与圆缺,新生与逝去,苦痛与欢欣,许多的故事还等待我们一同去书写。因为,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

本站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https://www.cctvdreams.com/1168.html
梦工坊青年人才发展中心保留文章版权、解释权以及相关权益。